近年来,中国学术领域的危机愈演愈烈。仅2024年上半年,全球共有2096篇SCI论文被撤销,有1131篇来自中国,占比高达54%!在过去十年,中国学者的发文量迅速增长,同时论文撤稿数量和比例也在不断攀登,使中国成为国际学术界关注的焦点。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趋势的发展? 今天我们对2024年上半年的
太赞了!2025年8月31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孙英贤教授团队发表了中国农村高血压控制项目(CRHCP)第3篇柳叶刀正刊
2024年3月28日,中国学者用CLHLS数据库最新数据(2018年)纳入8272个有效样本,在《BMC Geriatrics》(医学二区,IF=4.1)发表了一篇题为:
上个月,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发布,医学类刊的影响因子总体下滑。国产期刊有20多个影响因子大于12。而反观一些国外期刊,却呈现普降趋势。在对比之下,很容易发现,一些国产新锐期刊的影响因子居然能吊打老牌期刊。 其中,最为亮眼的为国产期刊《eScience》,最新影响因子为42.9。而老牌顶刊《Sc
赶紧上车,GBD数据库又有新思路啦!今天分享的两篇文章都用GBD数据库,对全球的疾病负担和危险因素进行了调查,并用预测模型对疾病发展进行了预测,方法简单但思路新颖,说不定就是下一个发文热点!
最近公共数据库的发文量飙升,尤其是我们的本土数据库-Charls,选题多又好发文!不需要做实验就能发文,行动派们都早已见刊! 今天分享的这篇文章就是由中山大学的学者挖掘Charls数据库发表在Lancet子刊,接下来让我们来看一下今天的这篇文章!2024年6月13日,中山大学的学者在医学顶刊Lanc
爆火的TyG指标带着SCI一区8分+的文章又双叒来了!在之前的推文中我们也曾汇总过指标TyG发表的高分文章,期刊《Cardiovascular Diabetology》更是该指标的发文“大户”!
自2011年微信上线以来,它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事实上,微信的最佳受众却是中老年人!先前就有研究表明,互联网的使用可以增加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度,降低他们的孤独感,从而保障他们的身心健康。 同济大学发表的这篇文章则聚焦于“微信”这个软件,还用的是我们中国的数据库,发文SCI二区! 不过这
最近天气很热,但孟德尔随机化更热!今天除了分享最新的孟德尔随机化的发文思路,还给大家带来一个新的公共数据库-Biobank Japan(日本生物样本库),中国学者结合两者成功发文二区top! 2024年7月8日,中国学者采用孟德尔随机化的方法
ChatGPT作为一个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可以说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当代万事通!虽然各方对ChatGPT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说AI就是“电子裁缝”,但也有人觉得用AI输出文本非常方便快捷。 但这种革命性的工具如果无法用于辅助科研写作,无疑是一种损失。世界首富、OpenAI的联合创始人之一—埃隆
Zstats交流群
联系助教
请输入助教告诉您的积分券
如果不填写积分券,将直接使用当前余额支付
请稍候,正在为您生成支付订单
请使用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二维码获取失败
支付二维码获取失败,请点击重新获取
请稍候,正在为您完成支付
正在使用积分券兑换,然后完成支付 正在使用当前余额完成支付
您的订单已支付完成,页面将在 秒后自动关闭
支付过程中出现错误,请重新选择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