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学术领域的危机愈演愈烈。仅2024年上半年,全球共有2096篇SCI论文被撤销,有1131篇来自中国,占比高达54%!在过去十年,中国学者的发文量迅速增长,同时论文撤稿数量和比例也在不断攀登,使中国成为国际学术界关注的焦点。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一趋势的发展?
今天我们对2024年上半年的撤稿信息进行检点盘点,以期找到中国SCI论文撤稿数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01 全球撤稿情况
截止到2024年6月30日,世界范围内总共有55,202篇SCI论文撤稿,中国学者论文撤稿占50.61%(27,433篇),美国位居第二(6,512篇);
2024年上半年,全球有2,096篇论文被撤稿,中国就占54%(1,131篇)。
02 中国SCI论文撤稿情况
在2010至2011年期间,中国学者的SCI论文曾遭遇大规模撤稿风波,具体数据为:2010年撤稿4,200篇,而2011年撤稿数量为2,306篇。
经历2012年撤稿数的低谷(156篇)之后,自2019年开始,中国学者的撤稿数目再次呈现上升趋势,至2023年,撤稿数量攀升至历史新高的4,836篇!
截至2024年上半年,中国学者的撤稿数量已达到1,131篇。
鉴于中国SCI论文的庞大的发文数量,与美国不相上下,因此,我们可以将中国作者的撤稿数量与美国作者的撤稿数量进行一番对比。
自2015年以后,美国作者的年撤稿量基本维持在稳定水平,约在400篇左右浮动。
而从2012年至2018年,中美两国在SCI论文撤稿数量上并无显著差异;但自2019年起,中国作者的SCI论文撤稿数量开始显著超过美国,并且这一差距逐渐扩大。
相应地,中国作者SCI论文撤稿占全球撤稿总量的比例也持续攀升,至2023年已高达75%;但值得注意的是,在2024年上半年,中国作者的占比有所下降,目前为54%。
03 SCI论文撤稿的主要原因
撤销稿件的原因多种多样,对于2024年上半年中国作者的1,131篇撤稿,其撤销原因略有不同。
具体来说,有997篇文章因数据不可靠而被撤销,554篇涉及“论文工厂”,286篇文章因抄袭问题被撤,155篇存在同行评审造假的情况,还有76篇是由于错误而导致的撤稿。
总而言之,数据不可靠、同行评议造假、由论文工厂伪造及抄袭,是中国作者SCI论文撤稿的四大主要原因。
在研究领域,撤稿是严重的学术不端的行为,也是出版界对“重大错误”极为严肃的应对措施。近年来中国学者的论文撤稿的数量呈现出持续且迅速的增长趋势,这种情况亟需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并积极采取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
好啦,以上就是SCI论文撤稿盘点的全部内容,学术界本就以“严谨”著称,希望大家在下半年保持对科研的热爱,继续深耕,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