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气很热,但孟德尔随机化更热!今天除了分享最新的孟德尔随机化的发文思路,还给大家带来一个新的公共数据库-Biobank Japan(日本生物样本库),中国学者结合两者成功发文二区top! 2024年7月8日,中国学者采用孟德尔随机化的方法
ChatGPT作为一个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可以说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当代万事通!虽然各方对ChatGPT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说AI就是“电子裁缝”,但也有人觉得用AI输出文本非常方便快捷。 但这种革命性的工具如果无法用于辅助科研写作,无疑是一种损失。世界首富、OpenAI的联合创始人之一—埃隆
如今孟德尔随机化的文章满天飞,想要发高分文章就要抓住最新思路。今天分享的这篇文章可以说是汇聚了各种发文热点,多数据库+孟德尔随机化+指数TyG,简直就是王炸! 2024年6月19日,中国学者用NHANES 1999~2018年和MIMIC-IV
有研究显示,我国每5位死亡者中就有1位死于心血管疾病(CVD)。尤其是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以及有吸烟、饮酒、肥胖和久坐不动等不良生活习惯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远高于其他人。 近年来,由于对高血压的重视与控制,我国50岁以上人群的心血管发病率已逐渐稳定,甚至下降。但在15~49岁的人群中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也说明这位童鞋对多重比较会发生一类错误膨胀有一定的思考。 医学研究,我们针对一个指标,可能会多次进行比较,计算多个P值,并下结论,或者多个指标多次比较,这称之为多重比较,多重比较会增加假阳性错误,或者一类错误,这个大部分统计学教科书会提到,但是为什么大多数的论文亚组分析的时候,没有
一般教科书是这么说的,小样本是SW检验,大于2000的时候推荐KS检验。而一般情况下,我们的医学研究都是小样本,所以我们都推荐SW检验,夏皮罗威尔克检验。 要我说,写教材的真的都是不食人间烟火。 <
GBD数据库不仅数据免费,发文套路也简单,不管是申请课题还是发表医学期刊,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今天分享的这篇文章相较于之前的发文套路也算是有所创新,使用了时间序列分析预测未来的疾病发生率拿下二区top! 2024年7月22日,外国学者在期刊《BMC Public Health》
作为公共数据库的热门指标,TyG已经催生了很多高SCI文章。那我们又该如何用这个指标创新发文呢?今天分享的这篇文章同样用了TyG结合了肥胖指标,探究TyG-WHtR与中国中老年人CVD风险之间的关系。 2024年7月11日,中山大学的学者采用
今天将分享Charls数据库分析套路【一】: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分析的基本策略。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这篇文章。 2024年2月16日,广州中医药大学团队在
近年来,除了本就热门的国外公共数据库,我们的国产数据库开始频繁进入大众视野。在每一次“高调”登场背后,都有大佬团队在默默努力。今天分享的这篇文章采用了我们的老牌数据库CLHLS+机器学习拿下了二区top! 2024年7月22日,中国学者采用
在科研领域,数据获取难、实验周期长、成本高,是许多研究者面临的共同难题。NHANES(美国国家健康与营养检查调查)数据库涵盖 400 + 维度的权威数据,覆盖人口学、体检、实验室、
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检查调查(NHANES)是一项旨在评估美国成人和儿童健康和营养状况的研究计划。该调查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结合了访谈和体格检查。由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负责为国家提供健康统计数据。 NHANES计划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并作为一系列针对不同人口群体或健康主题的调查进行。自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