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的研究证明,胰岛素抵抗(IR)与个体衰老之间密切相关,但其与生物年龄(BA)之间的具体关系仍缺乏系统研究。 甘油三酯-葡萄糖(TyG)指数作为一个有效评估IR的指标,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TyG指数与生物衰老之间的关联。
重症监护病房(ICU)出院后再入院是临床中常见的现象,可作为患者安全的重要警示。然而,现有预测模型多基于静态指标,忽略了患者住院期间的动态变化。 因此,本研究开发了一个全新的机器学习模型——iREAD,用于预测患者ICU出院后48小时内再入院风险,并用公共数据库的数据进行外部验证,增强研究结果的可信
全球范围内,肝硬化是导致死亡和疾病负担的主要因素之一,但在美国普通人群中,肝硬化和门脉高压的患病率及预测因素尚缺乏系统研究。 2025年1月29日,外国学者用NHANES
心肌梗死,这一全球头号“健康杀手”,每年夺走数百万生命。尽管年龄和遗传等不可控因素影响深远,但越来越多证据表明——我们餐桌上的选择,可能是抵御心脏危机的关键防线。 然而,咖啡是敌是友?酒精真的百害无一利?关于饮食与心脏健康的争论,研究者至今未达成共识。 2025年2月26日,中国学者在期刊
最近,科研界的大新闻之一就是——3月20日,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终于正式发布! 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NAHNES、GBD等公共数据库近两年经常发表的10种期刊,看它们在此次分区中有何变化! 热门期刊分区总体稳定,未来可期 根据往期的公共数据库文章汇总,我们盘点了出现频率极高的10大期刊,比如《C
在全球范围内,抑郁症不仅是心理健康的主要负担,更被视为多种慢性疾病的潜在推手。尽管研究表明,抑郁情绪可能通过激素失衡和免疫抑制等机制影响癌症发生,但其与妇科癌症(如宫颈癌(CC)、卵巢癌(OC)和子宫内膜癌(EC))的具体关联尚不清楚。
抑郁症与慢性疾病的关系,像一场无声的“双向拉扯”。情绪障碍可能通过炎症反应、激素失衡加剧代谢问题,而慢性病的折磨又可能加深抑郁症状。 尽管两者关联已被察觉,但过去研究多聚焦单一疾病,对“多病共存”的长期趋势、人群差异鲜少深入。 2025年3月1日,上海交通大学本科生用
饮食已被证明对生物衰老过程具有显著影响,但膳食活微生物摄入量在其中的作用仍不明确。此外,个体的个人特征、生活方式或疾病史是否会影响膳食活微生物摄入量与生物衰老之间的关联,目前仍缺乏研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改变,慢性肾病(CKD)的发病率持续攀升,正以惊人的速度威胁全球健康。尤其在低收入国家,78%的CKD患者面临医疗资源匮乏与环境风险的“双重夹击”。 2025年3月13日,安徽省六安市中医院学者用
哮喘,这一全球性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正以惊人的速度威胁着中老年人群的健康。 尽管传统观点聚焦于吸烟或空气污染,但最新证据揭示,体质指数(BMI)的异常升高已悄然成为哮喘负担的首要推手。然而,现有研究多局限于线性关联假设,忽视了两者“双刃剑”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