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法已经发表了好几篇高分文章,今天这又是一篇机器学习的高端玩法!中国学者使用MIMIC-IV数据库以及自有队列数据,建立了9个机器学习模型,构建和评估最佳预测模型,直接拿下Cell子刊! 2024年6月27日,浙江中医药大学的学者用MIMIC-IV 数据库和自
NHANES还是太全面了!我们除了可以用NHANES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还能在这个数据库中找到不少可以分析的新指标,创新力直接拉满! 今天分享的这篇文章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新指标-衰老表型年龄(PhenoAge),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不亏是被顶刊认可的数据库,GBD再次登上了Lancet子刊!今天分享的这篇文章中国学者挖掘最新GBD 2021的数据,简单分析就拿下了高分文章,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不要在其他数据库扎堆了,来试试GBD数据库吧!数据全面,分析简单,早开始早发文!如果对GBD数据库感兴趣,来看看我们的1v1高级学习班吧
什么样的研究才能不考虑选题,完全看结果吃饭?当然是我们的孟德尔随机化+可成药基因研究! 今天分享的就是这样一篇文章,研究思路主要分为一下几步: 1.可用药基因的搜索 2.可用药基因的eqtl、pqtl数据下载
机器学习+公共数据库简直是天作之合!使用机器学习法自动化预测出疾病的关键影响因素和患病风险,不仅精确,创新性也直接拉满!今天分享的两篇文章都是使用了近期较为火热的“森林之神”—Boruta算法,中国学者分别使用NHANES和MIMIC—IV配合分析,拿下两篇SCI高分文章!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简单看
孟德尔随机化的热度一直很高,不少想发文的对此肯定又爱又恨。今天我们看的这篇文章就仅用了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的方法,看似显而易见的关系,竟然结合了脂质组学,立马升华,发表一区(IF=10.1)! 2024年5月2日,中国学者做了一项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研究,在期刊《Haematologica》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心脏代谢性多病(CMM)——即同时患有心脏病、中风和糖尿病中两种及以上疾病——正成为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头号杀手”。 近年来,肌酐与胱抑素C比值(CCR)被提出作为肌肉质量的替代指标,而经体重校正的标准化CCR(
Klotho蛋白,是一种被广泛研究的长寿因子,它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其表达水平与衰老过程密切相关。它最初是在小鼠的研究中发现的,通过转基因过表达或外周给药,能够延长小鼠的寿命。随后的研究显示,Klotho蛋白在人类中也发挥着类似的作用。
在美国,不同社会经济地位、不同种族间的全因死亡率和预期寿命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而言,与成年白人相比,成年黑人死亡率明显更高。然而,先前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社会经济地位和单一因素对死亡率种族差异的贡献上,尚未有研究对这种关联进行全面评估。
2024年1月,中国学者在《Eur J Epidemiol》(一区,IF=13.6)发表题为:"Vitamin D and human health: evidence from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studies" 的研究论文。
2024年1月,中国学者在《Eur J Epidemiol》(一区,IF=13.6)发表题为:"Vitamin D and human health: evidence from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studies" 的研究论文。
Zstats交流群
联系助教
请输入助教告诉您的积分券
如果不填写积分券,将直接使用当前余额支付
请稍候,正在为您生成支付订单
请使用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二维码获取失败
支付二维码获取失败,请点击重新获取
请稍候,正在为您完成支付
正在使用积分券兑换,然后完成支付 正在使用当前余额完成支付
您的订单已支付完成,页面将在 秒后自动关闭
支付过程中出现错误,请重新选择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