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科研界的大新闻之一就是——3月20日,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终于正式发布! 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NAHNES、GBD等公共数据库近两年经常发表的10种期刊,看它们在此次分区中有何变化! 热门期刊分区总体稳定,未来可期 根据往期的公共数据库文章汇总,我们盘点了出现频率极高的10大期刊,比如《C
在全球范围内,抑郁症不仅是心理健康的主要负担,更被视为多种慢性疾病的潜在推手。尽管研究表明,抑郁情绪可能通过激素失衡和免疫抑制等机制影响癌症发生,但其与妇科癌症(如宫颈癌(CC)、卵巢癌(OC)和子宫内膜癌(EC))的具体关联尚不清楚。
抑郁症与慢性疾病的关系,像一场无声的“双向拉扯”。情绪障碍可能通过炎症反应、激素失衡加剧代谢问题,而慢性病的折磨又可能加深抑郁症状。 尽管两者关联已被察觉,但过去研究多聚焦单一疾病,对“多病共存”的长期趋势、人群差异鲜少深入。 2025年3月1日,上海交通大学本科生用
医学一区,IF=23.1的杂志《Blood》刊登了一篇机器学习预测模型的研究,题为:“Use of machine learning techniques to predict poor survival after hematopoietic cell transplantation for my
饮食已被证明对生物衰老过程具有显著影响,但膳食活微生物摄入量在其中的作用仍不明确。此外,个体的个人特征、生活方式或疾病史是否会影响膳食活微生物摄入量与生物衰老之间的关联,目前仍缺乏研
2025年2月24日,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沈琳教授团队III期临床试验-GEMSTONE-303研究成果在医学顶刊《JAMA》(医学一区top,IF=63.1)
老郑看到一篇文章,机器学习建模建了100个,挺有意思的,是实力?还是内卷?我们一起看看! 这篇文章是中国学者发表在中科院一区,影响因子7.0的杂志《BMC Medicine》
近日,北京大学学者团队在JAMA子刊《JAMA Network Open》(医学一区top,IF=10.5)发表了一项仅每组约38例患者的2型糖尿病创新药临床试验成果,小样本研究如何征服顶刊?我们一起看看! 这篇文章题为:
回归分析是观察性研究中很重要的手段,通过模型调整,其目的是探讨多因素情况下,各个因素的独立效应。 那么,困惑诸多分析者的问题是,调整模型,也就是多因素回归分析,只能纳入单因素P<0.05的变量吗? 这个问题其实郑老师很早就回答过了,筛选自变量,最简单的方式、也最常见的方式是“先单因素后多因素法”,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生活方式改变,慢性肾病(CKD)的发病率持续攀升,正以惊人的速度威胁全球健康。尤其在低收入国家,78%的CKD患者面临医疗资源匮乏与环境风险的“双重夹击”。 2025年3月13日,安徽省六安市中医院学者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