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中国学者在《JOURNALS OF GERONTOLOGY SERIES B》(二区,IF=6.2)发表题为:"Inequalities in mortality in the Asia-Pacific: A cross-national comparison of socioeconomic gradients " 的研究论文。 这项队列研究使用来自具有全国代表性的统一纵向健康和老龄化调查数据的数据,目的是系统评估七个亚太国家社会经济地位的三种标准化衡量标准的死亡率差异。结果表明,高收入国家的死亡风险存在一致且普遍的梯度,但是中等收入国家和最近转型的高收入国家的成人死亡率因社会分层的衡量标准产生不同的梯度结果。总体来说,财富梯度很大,但教育梯度不高。
2024年1月,中国学者在《Scientific Reports》(二区,IF=4.6)发表题为:"The association between lipid biomarkers and osteoarthritis based on the 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 and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study" 的研究论文。 本文结合横断面研究和孟德尔随机化来探索脂质生物标志物与骨关节炎(OA)之间的关系。利用NHANES数据库筛选有血脂标志物、OA及相关协变量的参与者,共筛选了3706名参与者。研究结果表明,通过NHANES数据库和MR分析,低密度脂蛋白(LDL)是OA的保护因素,而高密度脂蛋白(HDL)仍需进一步研究。本研究结果为OA的预防和治疗策略提供了新的生物标志物。
2024年1月,中国学者在《Cardiovascular Diabctology》(一区,IF=9.3)发表题为:"Interacting and joint effects of triglyceride-glucoseindex (TyG) and body mass index on stroke risk andthe mediating role of TyG in middle-aged and older Chinese adults: a nationwide prospective cohortstudy" 的研究论文。 本文基于具有前瞻性的CHARLS数据库,通过问卷形式获得基线数据,目的是探索 TyG 是否介导 BMI 与卒中风险的关联,以及 TyG 和 BMI 与卒中结果的相互作用或联合关系的程度。结果表明,TyG似乎与中老年中风风险相关,并介导了BMI与中老年中风之间总相关性的50%以上。
2025年10月12日,GBD 2023死因合作者用GBD 2023数据库,在医学顶刊Lancet主刊(医学一区Top,IF=88.5)发表题为:“Global burden of 292 causes of death in 204 countries and territories and 660 subnational locations, 1990–2023: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23”的研究论文。 研究旨在估计全球的292种死因的死亡率(包括死亡数、死亡率和寿命损失年(YLLs)),并计算早死概率(70岁前死亡概率,70q0)和平均死亡年龄,以揭示1990-2023年间全球死亡模式的演变和地区差异。
PHDI是基于EAT–Lancet委员会提出的“行星健康饮食”框架所建立的量化指标,用于评估个体饮食模式与可持续健康饮食目标的符合程度。 该指数综合考虑了谷物、蔬菜、水果、乳制品、动物性蛋白、植物性蛋白、添加糖和脂肪等多种食物组的摄入情况,既反映了饮食对个体健康的影响,也兼顾对环境可持续性的要求。 指标判定标准:
2024年2月,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学者在《Metabolism-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一区,IF=9.8)发表题为:"Non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 observational and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analysis" 的研究论文。
2025年3月12日,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学者用CHARLS数据库,在期刊《Cardiovascular Diabetology》(医学一区Top,IF=10.6)发表了一篇题为:“Association between the triglyceride glucose Chinese visceral adiposity index and new onset stroke risk: a national cohort study”的研究论文,旨在探讨基线、累积和动态TyG-CVAI指数与我国中老年人群新发中风风险的关联,并验证其作为中风早期评估指标的价值。
2025年9月24日,GBD 2023癌症合作者用GBD 2023数据库,在医学顶刊LANCET主刊(医学一区Top,IF=88.5)发表题为:“The glob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burden of cancer, 1990–2023, with forecasts to 2050: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23”的研究论文,旨在分析1990–2023年全球47种癌症的疾病负担,量化风险因素的归因影响,并预测至2050年的癌症负担趋势。
2025年9月11日,北京协和医学院学者用NHANES数据库,在期刊《Geroscience》(医学二区,IF=5.4)发表了一篇题为:“Phenotypic age acceleration as a novel predictor of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的研究论文,旨在探究表型年龄和表型年龄加速对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预测价值,并开发一个基于机器学习的风险预测模型,为精准预防和临床管理策略提供信息。 研究表明,表型年龄加速是BPH的一个独立的、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具有很强的预测价值。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学者用GBD 2019和GBD 2021数据库,在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ery》(医学二区,IF=10.1)发表题为:“The global macroeconomic burden of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的研究论文。 研究旨在全面量化评估2021年,全球183个高、中、低收入国家和地区整体肌肉骨骼疾病(MSDs)及其六大亚类(类风湿性关节炎RA、骨关节炎OA、腰痛、颈部疼痛、痛风、其他肌肉骨骼疾病)所造成的宏观经济负担,并揭示不同地区、国家、年龄、性别和疾病亚类间的负担差异。
2024年1月,中国学者在《Eur J Epidemiol》(一区,IF=13.6)发表题为:"Vitamin D and human health: evidence from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studies" 的研究论文。
2024年1月,中国学者在《Eur J Epidemiol》(一区,IF=13.6)发表题为:"Vitamin D and human health: evidence from Mendelian randomization studies" 的研究论文。
Zstats交流群
联系助教
请输入助教告诉您的积分券
如果不填写积分券,将直接使用当前余额支付
请稍候,正在为您生成支付订单
请使用扫描二维码完成支付
二维码获取失败
支付二维码获取失败,请点击重新获取
请稍候,正在为您完成支付
正在使用积分券兑换,然后完成支付 正在使用当前余额完成支付
您的订单已支付完成,页面将在 秒后自动关闭
支付过程中出现错误,请重新选择支付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