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
“医学论文与统计分析”公众号
扫码关注公众号

统计咨询
“公共数据库与孟德尔随机化”公众号
扫码关注公众号

意见反馈
邮箱:17357190071@163.com
微信:aq566665

北京大学学者发文JAMA正刊!

2025年2月24日,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沈琳教授团队III期临床试验-GEMSTONE-303研究成果在医学顶刊《JAMA》(医学一区top,IF=63.1)

9
2025-07-11

中科院一区:中国学者建了100个机器学习预测模型,真卷!

老郑看到一篇文章,机器学习建模建了100个,挺有意思的,是实力?还是内卷?我们一起看看! 这篇文章是中国学者发表在中科院一区,影响因子7.0的杂志《BMC Medicine》

15
2025-07-11

北大学者每组38的小样本临床试验发表JAMA子刊,干得漂亮。

近日,北京大学学者团队在JAMA子刊《JAMA Network Open》(医学一区top,IF=10.5)发表了一项仅每组约38例患者的2型糖尿病创新药临床试验成果,小样本研究如何征服顶刊?我们一起看看! 这篇文章题为:

16
2025-07-11

观察性研究回归建模只能纳入单因素P<0.05变量吗?

回归分析是观察性研究中很重要的手段,通过模型调整,其目的是探讨多因素情况下,各个因素的独立效应。 那么,困惑诸多分析者的问题是,调整模型,也就是多因素回归分析,只能纳入单因素P<0.05的变量吗? 这个问题其实郑老师很早就回答过了,筛选自变量,最简单的方式、也最常见的方式是“先单因素后多因素法”,

27
2025-07-10

中南大学学者一项调查发现,94%的论文统计方法不准确

在医学观察性研究中,混杂因素调整是确保因果推断准确性的核心步骤。然而,当研究涉及多个风险因素时(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痴呆等),混杂因素的调整方法是否合适往往被忽视! 但是,不恰当的混杂因素调整可能导致效应大小的低估、高估甚至反转。 2025年3月5日,中南大学湘雅公共卫生学院学者团队在《BMC M

17
2025-07-10

决策曲线对于预测模型,是不可或缺还是可有可无?

决策曲线在临床预测模型分析中并不是必需的,我们也可以看到,在一些模型构建的文章中并没有临床决策曲线。 临床决策曲线,也叫做

21
2025-07-10

注意注意!你开展的统计分析,可能并不是因果推断研究

很多时候,开展临床、护理研究,通过一项调查或者最终研究,我们当然你希望去探讨因果关系。但是,很多时候,流行病学研究不仅仅是因果关系研究,也可能是描述性研究或者预测研究。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开展了一箱基于回归分析的研究,通过分层或者多变量回归控制了“混杂”,那就可以说是“独立的影响因素”,视为具有

16
2025-07-10

中国学者用常规回归方法构建预测模型,该文章的优势是?

算法狂欢的时代,为何这篇"返璞归真"的研究能登顶柳叶刀子刊? 老郑看到这样一篇文章,在机器学习横扫科研圈的今天,仅用Logistic回归构建预测模型,发表在期刊

33
2025-07-09

国产药立功,中山大学又登顶JAMA正刊

2025年3月13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孙颖教授团队III期临床试验-DIPPER研究成果在医学顶刊《JAMA》(医学一区top,IF=63.1)

16
2025-07-09

喜大泪奔!“我终于把不复杂的R语言函数写出来了”

可能是导师太笨,或者自己学生太笨,培养了半天,终于让我的研究生学会写R语言函数了! 喜大泪奔! 任务也很简单,对成组两样本t检验模块,写出R语言函数,并且形成shiny在线分析模块。 <

26
2025-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