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研领域,数据获取难、实验周期长、成本高,是许多研究者面临的共同难题。难道没有数据就真的无法开展研究、发表论文了吗? 当然不是!公开数据库就是绝佳的数据来源,如:
浙大学者研究发现,每天补充维生素C或可抗癌! 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是一种重要的水溶性维生素,同时也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营养元素之一。它能增强免疫,促进皮肤和骨骼的健康,并具有强大的抗氧化能力。虽然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维生素C,但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从新鲜水果和蔬菜中获取。
GBD数据库常年Lancet顶刊加持,我们又该如何用这个数据库发文?今天分享的这篇文章就展现了一个高分思路,中国学者用最新GBD 2021数据库拿下二区!趁现在僧少肉多,正是挖掘的大好时机! 2024年7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的学者在期刊《Military Medical Research》
眼睛一闭一睁,打工人的一天又开始了。对于久坐上班的人来说,上了一天班不仅身心疲惫,久坐、不运动、饮水量少还有可能导致肾结石的发生!今天介绍的这篇文章讲述了每天坐着的时长与肾结石风险之间的关系,以及进行剧烈运动会不会对两者间的关系产生影响。让我们一起往下看! 2024年5月20日,中国学者用NHANE
JAMA之后又登Cell,“轻断食”究竟有什么魅力? 代谢功能障碍相关的脂肪性肝病(MASLD)是一种与代谢异常密切相关的肝脏疾病,影响了全球四分之一的人口。在中国,MASLD已成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患病人数超过1.5亿。在先前的研究中,学者们建议MASLD患者需要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健康的饮食和生
2025年8月25日,由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田懋一教授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全科医学学科带头人王永晨教授领衔,在
机器学习+公共数据库简直是天作之合!使用机器学习法自动化预测出疾病的关键影响因素和患病风险,不仅精确,创新性也直接拉满!今天分享的两篇文章都是使用了近期较为火热的“森林之神”—Boruta算法,中国学者分别使用NHANES和MIMIC—IV配合分析,拿下两篇SCI高分文章!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简单看
我经常参加基层医院的统计科普,很多医务工作者对科研还是有一定的热情,但苦于数据太差、样本量太小,来问我,我觉得“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最近看到了这篇文章,有些感触。所以做个解读。 这是一篇利用现有回顾性数据成功发表于《Lancet
孟德尔随机化的热度一直很高,不少想发文的对此肯定又爱又恨。今天我们看的这篇文章就仅用了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的方法,看似显而易见的关系,竟然结合了脂质组学,立马升华,发表一区(IF=10.1)! 2024年5月2日,中国学者做了一项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研究,在期刊《Haematologica》
这是一个技术难题,不少人在问,因为多重填补后很难直接开展自变量筛选进行处理。 所以作为一名知名“变态”导师的我,给研究生出了一道题目,当缺失数据采用多重填补后,怎么进行逐步回归法筛选自变量呢? 各位用自己的数据真实世界研究或者构建预测模型时,或多或少都会遇到存在缺失值